学名 Chrysanthemumindicum
英文名 AnnualFleabane
科名 菊科
摘取部位 花
产地 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出产,野生于山坡草地、灌木丛、路边。
简介 《本草汇言》:“味苦辛,气凉,有小毒。”《四川中药志》:“性微寒,味甘苦,无毒。”野菊花呈类球形,黄绿色至棕黄色,气芳香,味苦。入肺、肝经,以色黄无梗、完整、气香、花未全开者为佳,而花完全开放、散瓣、有花梗、吸潮、色暗、散气者,质次。
效能 宋代景焕于《牧竖闲谈》中曰:“真菊延龄,野菊泄人。”野菊花苦寒之性胜于白菊及黄菊,独擅清热之功,一般用于治疗疔疮痈肿,头痛眩晕,目赤肿痛。中医认为野菊花有清热解毒之功效,现代临床则广泛用于治疗痈肿疮毒、湿疹、宫颈炎、前列腺炎、肛窦炎等;疏风清热、解毒消肿、疏肝破血性寒,味甘苦,抗病毒,去风湿,止头痛,明目。清胆热、退肝火、明目、治头痛、感冒、去疔疮;退肝火、治头痛、感冒、去疔疮、润肺气。避暑消热,清心明目。疏风清热、清肿解毒。用于夏季热疖皮肤湿疮溃烂也常用于预防感冒。有清热解毒之效,适用于痈疽、丹毒,火热上攻之咽喉肿痛、风火赤眼等症。治风热感冒,肺炎,白喉,胃肠炎,高血压,疔,痈,口疮,丹毒,湿疹,天泡疮。用野生菊含苞待放的花蕾制成。野生菊产于江南山区,其形黄绿如米,故称野菊米。据《增广大草纲目》记载:“处州出野菊,土人采其芯而干之,如半粒绿豆大,甚香而轻,贺黄亮。对败毒、散疗、祛风、清火、明目为第一。”
注意事项 野菊花性微寒,常人长期服用或用量过大,可伤脾胃阳气,如出现胃部不适、胃纳欠佳、肠鸣、大便稀烂等胃肠道反应,故脾胃虚寒者及孕妇不宜用。
适宜搭配 山楂、桑叶、金银花。
冲泡方式 一茶匙叶片,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,焖约十分钟后即可;可酌加红糖或蜂蜜饮用。
© 2016-2030 m.yingyangabc.com
QQ:3815864 yy@antso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