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营养档案 > 草药 > 菟丝子

菟丝子的营养知识及做法详细介绍

作者:不详  来源:网络  2011-3-8

别名:豆寄生、无根草、黄丝、黄丝藤、无娘藤、金黄丝子、菟丝实、吐丝子

使用提示:内服:煎汤,9至15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炒研调敷,或酒浸涂。

知识介绍

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及南方菟丝子等的成熟种子。菟丝子一年生草本,生于田边、路边、荒地、灌木丛中及山坡向阳处,多寄生于豆科、菊科、藜科等草本植物上,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,以北方为主。9至10月采收成熟果实,可与寄主一同割下,晒干,打下种子,簸去杂质。

菟丝子种子类圆形,腹棱线明显,两侧常凹陷,长径1.4至1.6毫米,短径0.9至1.1毫米。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,微粗糙,种皮坚硬,不易破碎,除去种皮可中央为卷旋3周的胚,胚乳膜质套状,位于胚周围,气微,味微苦、涩。

南方菟丝子与上种相似,不同点为:种子卵圆形,腹棱线不明显,长径0.7至2毫米,短径0.2至1.2毫米,表面淡褐色至棕色,一端有喙突出并偏向一侧。

均粒饱满者为佳。

补充信息

根据炮制方法不同,分为菟丝子、炒菟丝子、菟丝子饼、盐菟丝子、酒菟丝子、酒菟丝子饼,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,炒菟丝子、菟丝子饼、盐菟丝子、酒菟丝子、酒菟丝子饼密闭,置阴凉干燥处。

12
实用网站
相关内容

© 2016-2030 m.yingyangabc.com

QQ:3815864 yy@antso.com